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首  页 人大概况 人大要闻 人大公报 监督纵横 代表工作 调查研究 公告通知 专题专栏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调查研究
   
关于我市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

发布日期:2017-10-30 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  bet365提款问题调研组

  我市是全国宽皮柑橘优势产区、中国椪柑产业龙头县(市)、湖北省优质柑橘板块建设县(市)。随着全国柑橘产业的调整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,我市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。为全面了解我市柑橘产业的发展现状,认清发展优势和不足,寻找改革发展对策,6月上中旬,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淯溪、半月、王店三个柑橘主产镇,围绕我市柑橘产业现状、主要问题、改革对策等问题,通过实地查看、听取汇报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进行了专题调研。

  一、产业现状

  我市柑橘产业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以提升品质、改良品种、创建品牌为抓手,走特色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路,柑橘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,已成为一张彰显当阳“三农”工作水平的靓丽名片。

  (一)柑橘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的特色产业。我市柑橘产业现有面积35万亩。通过梯次开发,先后建成的半月凤凰山、王店泉河、淯溪春新等重点优质板块基地,是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中建设标准较高、新技术运用较广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基地之一。泉河柑橘基地被评定为省级柑橘标准化示范区,凤凰山柑橘基地被评定为国家级椪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区,并授予“宜昌市最美橘园”荣誉称号。我市柑橘基地全部通过农业部(武汉)产地环境评估,认证无公害产地7个、无公害农产品5个、绿色食品2个。2个基地通过外贸出口基地认证。柑橘产品先后荣获湖北省特色果品、中华名果和全国畅销产品等称号。“宜昌蜜桔·凤凰王”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。

  (二)柑橘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以椪柑、温州蜜橘为主导品种的柑橘产业,已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90%以上,其中,椪柑面积21万亩,占60%;温州蜜橘面积13.5万亩,占38.5%。现有挂果受益面积31万亩,占88.6%。2016年,全市柑橘总产量突破50万吨,15条生产线打蜡加工柑橘35万吨,新世纪、鲜绿源、西泉三家加工企业生产橘瓣罐头5万吨、饮品15万吨,柑橘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,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1%。

  (三)柑橘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。近年来,我市通过科学制定“七园三改六推”技术路线图,示范推广系列高品质省力化栽培技术,精品果园建设面积达到20万亩,占柑橘总面积的57%。全市10个镇(处)共5万农户种植柑橘,培育出3个产业大镇和70个柑橘专业村。2016年,柑橘平均亩产1800公斤,亩平收入达到3000元,柑橘收入占农民年均收入的比重为39%,柑橘产业带动了415户贫困户精准脱贫,由此可见,果农的经济收入、富裕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粮油种植农户。22家柑橘专业合作社,23支专业服务队伍,为柑橘产业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,仅柑橘采后处理每年带动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就地务工创收4500万元以上。据测算,我市柑橘价格每斤上涨0.1元,全市农民年均收入可增加325元以上。

  二、主要问题

  虽然我市柑橘产业紧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,在转型发展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,但与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周边县(市)产业发展态势相比,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。

  (一)基础设施不足。柑橘产业板块基地的水、电、路、渠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较为滞后,现有设施处于初级水平,提档升级建设明显乏力。特别是抗旱设施不配套,抵御灾害的能力低下。半月凤凰山、王店白河、淯溪春新三大“龙头”板块基地,水肥一体化、采后储藏、新品种优质栽培等配套设施尚处于示范阶段,全面推广普及任务繁重。虽然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大力推进了标准果园建设,但项目及资金依然偏少,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。

  (二)果品质量不优。近年来,坚持创新发展理念,依靠科技驱动,苦练内功抓管理,更新技术攻品质,柑橘外观和内质得到了一定改善。但由于部分果园老化、果园失管现象突出、果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、“三新”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不够、病虫害统防统治不到位等原因,导致部分果园的果实大小不一、果面着色不匀,果肉不易化渣、酸味较重、风味变淡,且不耐储藏,容易腐烂,与周边的夷陵、宜都、枝江三地同类果品相比,质量及其市场份额存在很大差距。

  (三)品牌有名不响。同是“三峡宽皮柑橘产业带”的宜都“土老憨”、夷陵“晓曦红”、“秭归脐橙”和长阳“清江椪柑”都是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柑橘品牌,地域特征和商品特征明显,靠品牌赢得了市场,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。虽然我市围绕“宜昌蜜桔·凤凰王”品牌的打造做了大量工作,也拥有“湖北省著名商标”称号,但“凤凰王”品牌因市场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等原因,市内外没有一家企业或者柑橘专业合作社进行商业利用。加之网络销售、异地自主营销乏力,“凤凰王”品牌在市场上没有被接受,更没有品牌话语权。我市柑橘销售由于没有进行自主品牌包装,只能“借船出海”,贴牌销售,成为市外品牌的生产基地,商品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,产品附加值的增值空间被压缩。

  (四)主体实力不强。一是专业合作组织 实力不强。全市共有22家柑橘专业合作社,均以为外地客商组织货源、打蜡分级、包装处理为主业,网络果农仅占25%。除泉河、富乐、老丁三家合作社运行比较规范外,其余的合作社都是有名无实,组织管理松散,社员之间缺乏合作约束机制,统一生产经营的诚信意识、合作意识和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。二是柑橘生产从业人员实力不强。生产大户和实体经济组织不多,橘园流转和托管发展缓慢,生产集约化程度偏低;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和青壮年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,以户为单元的柑橘生产所需“硬劳力”,数量和素质在逐渐减少和弱化。三是专业服务队伍实力不强。全市从事柑橘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仅20人,且知识更新不快,工作热情不高,人才梯队断档,“小队伍”与“大产业”的矛盾日益突出;柑橘生产环节社会化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处于起步阶段,专业植保机防队、修剪队、采果队等社会化服务队伍力量较弱;对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队伍的孵化培育,缺乏引导、培训、管理的工作机制和措施。

  (五)产业链条不长。柑橘冷链物流技术运用比较缺乏,冷链加工、贮藏、运输及配送、销售等产业发展滞后。柑橘加工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。新世纪、鲜绿源、西泉三家柑橘加工企业,主要是以生产橘瓣罐头为主,榨汁、酿造、果面胶等高科技含量、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还处于零状态。柑橘产业融合发展乏力。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融合发展循环农业、生态农业、休闲农业,延长产业链条,提高综合效益等方面创新不够。

  三、对策建议

  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。为此,我们应积极正视和破解困难及问题,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,坚持以优化供给、提能增效、强市富民为目标,以绿色生态为导向,以结构调整为重点,以“五大理念”为动力,加快推进柑橘产业转型发展,扩大有效供给,提高综合效益,为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奠定产业基础。

  (一)登高望远,实施组织保障制度化。因势而谋,应势而动,顺势而为,从组织领导、发展规划、项目资金、科技队伍、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制度保障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,实行县级领导挂帅,层层明确责任领导、工作专班、工作职责,强力推动,狠抓落实。二是科学制定规划。建立健全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,科学制定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意见和年度工作计划,分年度将工作绩效纳入市、镇(处)、村年度综合目标进行考核。三是创优发展环境。坚持党委、政府统一领导,职能部门协同配合,协调处理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。统筹整合农业综合开发、国土整治、移民后扶、精准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,着力支持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
  (二)持之以恒,实施“三品”建设标准化。一是依靠科技提升品质。抢抓江西、福建、浙江等柑橘产区因受黄龙病等因素影响面积逐步萎缩的空间机遇,乘势而上,研究制定柑橘生产“三改三减”激励性措施,大力示范推广高品质栽培技术,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,以果园标准化促进生产标准化,实现果品优质化。二是合理调整品种结构。积极建设市级柑橘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,开展新品种引进和区域试验,选育一批适销对路、熟期合理的优良品种,为实施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标准和资源储备。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品种的引进培育、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。引导和扶持果农按照“中熟改早熟、有籽改无籽、晚熟提品质”的思路,合理调整柑橘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,推进品种更新换代,力争通过3—5年的努力,将淘汰品种全面实现改良更新。三是打响当阳柑橘品牌。坚持政府引导,企业主体,部门配合,社会参与,加大“宜昌蜜桔·凤凰王”、“漳河蜜橘”和“当阳无核椪柑” 品牌的推介宣传力度,支持市内外企业、组织和个人,依法利用我市品牌包装销售我市柑橘产品,努力提高我市柑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。积极扶持企业参与柑橘出口,异地联合开辟销售窗口。鼓励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各级博览会、展销会、推介会、评比会,加大营销力度,不断提升我市柑橘品牌的知名度。

  (三)因地制宜,实施服务体系网络化。一是实行科技服务网络化。继续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以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,以市农业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为主力,以镇处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,以村级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阵营,加强科技队伍建设,健全技术服务网络。二是实行社会服务网络化。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的引领作用,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经营主体培育力度,通过经营权流转、股份合作、代耕代种、果园托管等方式,努力实现适度规模经营。引导组建施肥、打药、修剪、采摘等专业化生产服务队伍,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。三是实行销售队伍网络化。实施“123”工程,即:培育100个柑橘销售能人,扶持20家专业合作社,壮大3家柑橘龙头企业,激励他们在基地建设、柑橘销售、品牌建设、市场开发中发挥生力军作用。鼓励企业抢抓柑橘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发展机遇,加强与福建、浙江企业间的联谊与合作,拓展销售渠道,力争早日实现柑橘自营出口。加强柑橘销售“互联网+”新业态建设,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,重点扶持王店镇“西楚粮仓”做大做强电子商务,推动柑橘销售线上线下互动发展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、扶持、培育柑橘精深加工企业和冷链物流产业,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
  (四)因势利导,实施合作组织精良化。着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,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,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“生产标准化、产品品牌化、经营规模化、管理规范化”为主要内容开展“四化”创建,指导和督促柑橘专业合作社按照《章程》突出“六统一”(统一生产计划、统一质量标准、统一服务管理、统一农资供应、统一品牌销售、统一核算分配)进行规范化生产经营,建立健全“生产有记录、信息可查询、流向可追踪、责任可追究、产品可召回、质量有保障”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,确保果品质量安全。按照扶优壮强的原则,建立财政以奖代补制度,对成功创建商标品牌、创新生产标准、申报“三品一标”的分别给予一定奖补,并优先安排项目予以支持。

  (五)多管齐下,实施产业融合集成化。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农民参与,突出柑橘主产区特色资源优势,运用“旅游+”、“生态+”等模式,整合项目资金,规划发展3-5个特色精品园区、特色乡镇、特色村庄,建设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,打造主题鲜明的旅游目的地,让产品变礼品,客厅变餐厅,果园变乐园,推进农业、旅游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,不断提高全市柑橘产业的绿色生态效益。重点支持半月镇“环凤凰山自行车赛”基地建设。

  (六)统筹兼顾,实施政策扶持长效化。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。认真研究“三农”政策,精心谋划、包装、申报项目,主动争取项目资金,支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。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,支持企业发展壮大,促进产业融合发展。三是建立柑橘产业发展奖励基金。将奖励基金列入市、镇财政年度预算,分年度对在柑橘产业“三新”(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)推广、“三品”(品种、品质、品牌)提升、“三市”(国内市场、出口市场、电商市场)销售、“三产”(一、二、三产业)创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、组织和企业实施奖励。

  组 长:刘祖光

  成 员:黄析文 李传洲 毛心强 王 健 李爱民  李德雄 黄先彪

  执 笔:李德雄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
版权所有:bet365提款问题
Copyright ? www.onlyrootseed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